上一页|1|
/1页

主题:"90平米以下住宅要点"出台 建设部:多盖东西房

发表于2007-01-10
90平方米以下住宅的套密度,每万平方米不宜低于110户;公交站点到住宅的最长步行距离不宜大于300米;逐步取消毛坯房……这是记者昨日在建设部《90平方米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中看到的。昨日,建设部在其官方网站公布《90平方米以下住宅设计要点(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1月26日。建设部表示,本设计要点是推荐性技术文件,适用于新建与扩建的城镇商品住宅和经济适用住宅的居住区规划与建筑设计,作为各地执行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住宅政策时的参照细则。

密度:不宜低于110户/万平方米

90平方米以下中小套型住宅的套密度不宜低于110户/公顷万平方米,有条件的地区可适当提高建筑层数,提高土地的使用率。适当增加住宅单元拼接数量,采用板式与板式的拼接或板式与塔式的拼接,以提高容积率。合理规划布局,利用板楼斜向布置等多种手段,缩减日照间距,节约用地。

朝向:适当增加东西向住宅

适当增加东西向住宅,有利于院落的围合和提高土地利用率。做好尽端单元设计,利用侧向日照与采光条件,增加住宅套数。使用一梯多套的住宅选型,适当增加建筑进深,并利用住宅坡屋面及退台屋面设计,缩短住宅间距。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楼距:高层卧室窗间距不小于18米

为保证居室采光,住宅的非日照面建筑间距不宜小于相邻建筑高度的1/2,当相邻建筑高度大于60米时,间距宜采用30米。任何类型建筑与住宅相邻时,需考虑视觉卫生的要求,住宅的厅与卧室窗正对相邻建筑的窗宜保持一定间距,多层不宜小于12米,中高层、高层不宜小于18米。

公交站:步行到住宅不超300米

加大居住区的开放性,处理好交通站点与居住区出入口的衔接,方便居民的出行,公交站点到住宅的最长步行距离不宜大于300米。中小套型居住区人口密度高,要在有限的空间内为不同年龄段居民创造出适宜的活动空间。

注意提高绿地绿量,多栽植遮荫树木。室外景观应使居民可视、可达、可进入,具有防灾功能。



装修:提倡推行菜单式精装修

住宅建筑应按套型设计,每套住宅应设卧室、起居室(厅)、厨房和卫生间等基本空间。住宅建筑室内装修应采用环保的地方建材,避免环境污染,并提倡推行菜单式精装修,促进产业化。住宅建筑宜采用多套型的组合单元,减少公摊面积,提高使用系数,并解决好各套之间相互遮挡和视线干扰等问题。

套内功能空间宜形状规整,少设或不设异型空间。起居室(厅)、卧室应无明显视线干扰和采光遮挡。套内空间布置宜根据功能空间使用时间的差异进行复合,可有以下做法:起居厅与餐厅的合用;起居厅与多功能室的合用;餐厅与备餐间的合用;阳台与洗衣空间的合用等。

厨卫:单相三孔插座不少于3个

厨房插座的设置应满足相应电器设备的功率需求,保证使用安全。厨房的电插座应设单相三孔插座不少于3个,单相两孔插座不少于2个。小型封闭式厨房宜使用推拉门,以节省空间。提倡使用淋浴间,小型淋浴间宜使用折叠门。

建议在卫生间内合理的位置设晾衣杆,洗衣机可放于洗脸台下或设于卫生间前室、生活阳台、服务阳台等。卫生间应设单相三孔插座不少于3个,单相两孔插座不少于1个。插座类型与电器设备的匹配应满足功率需求,设置标准应符合潮湿场所电气设计的一般规定。照明灯应为防潮型。卫生间设计宜考虑老年人使用需求,设置报警器和预埋扶手连接件
发表于2007-01-10
居住空间数(个) 建筑面积(平房米/套) 使用面积(平房米/套)
 
1-2 40-60 30-45 
2-3 61-75 46-56 
3-4 76-90 57-68 
注:居室包括起居室(厅)和卧室
上一页|1|
/1页